近日,南开大学数字经济交叉科学中心、智能传感交叉科学中心、泛终端芯片交叉科学中心和数学交叉科学中心相继揭牌成立。
据了解,成立交叉科学中心是南开大学面向新百年新征程、加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该校实施“4211卓越南开行动计划”学科建设规划中的重要成果。该计划中的一个“1”即要在校内建设10大交叉科学中心,旨在推动学科转型及适应学术跨学科发展的大趋势,打破分科治学的顽症。除了近期相继揭牌的上述4个交叉科学中心,该校已建的新能源转化与存储交叉科学中心、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细胞应答交叉科学中心目前都在稳步推进。同时,南开大学在新药创制、凝聚态光子学、智能机器人等交叉领域也正开展培育。
新成立4个交叉科学中心
在新成立的4个交叉科学中心中,数字经济交叉科学中心将聚焦数字经济基础理论、数字企业、数字产业与数字治理,深入展开国际前沿科学研究,为实现中国数字经济强国战略贡献力量;智能传感交叉科学中心将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全球技术、产业制高点,聚焦仿生传感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智能器件的构筑、仿生系统的集成,以建成跻身世界顶尖的智能传感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泛终端芯片交叉科学中心将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全球技术、产业制高点,聚焦射频、汽车电子和信号链芯片关键技术及智能控制与系统应用,以建成世界一流泛终端芯片研发基地;数学交叉科学中心将发挥南开大学数学学科传统优势,聚焦数学基础研究和数学与数据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金融精算等交叉学科领域的核心问题,着力于应用与机理的交叉融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需求。
已建的3个交叉科学中心
推进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学科交叉融合是大势所趋。南开大学已建的3个交叉科学中心印证了这一点,在不断探索中逐步搭建起创新体制机制、凝聚和培养交叉型人才的有效平台。
“学科交叉融合激发了科技创新活力。”新能源转化与存储交叉科学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该中心自2019年成立以来,依托和整合学校化学、物理、材料、电光、人工智能等学科在能源领域的深厚研究积累与强大智力资源,联合开展交叉科学研究。经过硬件平台建设和管理机制创新,中心基础研究水平和科研实力显著提升,突破先进光电材料、储能材料、器件集成的技术瓶颈,共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200余项,一大批科研成果相继落地。
“打破分科治学体制、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可以培育学科新的增长点并带动其他相关学科快速发展。”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执行主任江沛教授告诉记者,该中心成立两年多来,与学校社会科学领域的多个学院、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等紧密合作,推动人文、社科与科技类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全力建设中外文明比较、国家与社会治理、大国外交与东北亚外交、科技与人文4个科研方向,推出了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文献丛刊、著作文库、相关数据库等多样态、高质量成果,形成了新的学术增长点。
“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引领,中心运行近两年来,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开展跨学科研究。”细胞应答交叉科学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发挥和整合学校生物、物理、化学、数学和医学等学科的深厚研究积累与强大智力资源,推动跨学科交叉,搭建国际一流科研平台,勇闯科研管理新路,围绕病原体与免疫、抗体开发、细胞器互作与免疫应答等方向开展了多学科交叉研究,在主流期刊发表本领域高水平研究论文50余篇,推动高水平科研成果持续产出。
此外,南开大学在建的前沿交叉学科中心,建成后将给学科交叉融合与发展提供坚实的仪器设备、技术人员、知识资源支撑。(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