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教育频道> 教育资讯> 正文

评论:教育改革应尊重孩子人格

2015-02-13 08:39:32来源:光明日报作者:责任编辑:孙静波

有这样一个家长,他要求孩子一年365天除了上学就是练琴。有人说:“你这样做,是剥夺孩子童年的快乐。”这位家长的回答是:“我要让孩子从小就不知道什么是童年的快乐,他就不会觉得童年不快乐了。”

在中国,类似这样的教育让许多孩子失去了本应拥有的,也唯有在童年、少年阶段才能体验到的快乐。这实在令人痛心。虽然这样的个案比较极端,但却突出反映了当前教育手段的野蛮化倾向。

更显性的教育手段野蛮化倾向,是以司空见惯的体罚形式呈现,这也是常常见诸报端的一个问题。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发布的《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案件调查与研究报告》显示,不当的教育观念是产生家暴的主要原因,施暴家长多数用教育为体罚等暴力行为开脱。

为了教育,就可以使用暴力?我们的教育何以为“手段野蛮”颁发了许可证?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不顾及教育方式、方法的科学性,或许是个答案。

没有哪个家长不疼爱孩子,之所以在教育中使用野蛮手段惩罚孩子,与他们内心深处对孩子未来的担心与焦虑密切相关。为了让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成为强者——当家长与教师认为自己是出于把孩子教育好的善良目的,教育中的野蛮手段也就被颁发了道德上的许可证。

这与许多家长、老师对教育的片面化理解相关。其实教育除了传播知识与技能、促进人的社会化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职责——传递、维持和推进文明。当前,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显然与现代文明不合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教育格言传达着这样的认知:受苦是通过竞争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这些格言包庇了教育中的野蛮手段,把不成材的责任都归结到被教育者的身上,掩盖了教育者自身存在的问题与责任。

成功与幸福本是互相强化的,只要教育尊重人性法则、遵循科学规律,受教育的过程就会成为幸福人生的组成部分。教育改革,应从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人格开始,杜绝以“出人头地”为目的的野蛮惩罚手段,最大限度地让学习与受教育的过程充满快乐。作者:周海宏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