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高职招生的乱象火烧连营般地侵袭到中学校园。大批专业被撤并,报到率锐减,高职生源危机四伏。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争夺生源已成普遍现象,生源“买卖”则成为行业“潜规则”。高职院校为了让高中教师给学校输送生源,不断抬高收费标准,再将高额利润返还给输送生源的教师。
据报道,各校的“行情”大概每个学生在2000元左右,而且已有学校开出了每生3000元的高价。面对形形色色的高职院校,班主任对其专业介绍、实训条件、就业前景等都淡然置之,却时刻不忘打探各家给学生开出的“身价”。于是,在这场交易中,学生不知不觉中成了商品,被“暗”码标价并放上了“柜台”。
当学生变为商品,教师的定位便也由教书育人的引导者,变成了唯利是图的推销员。值得担忧的是,在教育变为一场商业大战之后,学生的未来和发展便几乎不在老师的考虑范围内,于是,很多教师理所当然地将目光仅仅聚焦在自己究竟能从这场交易中获得多少好处上,无心教学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从锁定目标生源的角度来考虑,高职院校大多把关注的重心放在县乡一级四星以下的高中。这部分高中考取本科的比例偏小,学生也更有可能成为高职学校的潜在生源。当推荐一个学生读高职的收入,超过教师一个月的工资,而且操心一个学生考取本科要花数倍的心血,这种交易更使一些教师“放弃挣扎”,彻底断了努力提高学校本科升学率的念想,转而心甘情愿地消极怠工,用自己的不负责任去人为制造“差生”。这种不负责任、“毁人不倦”的行为,直接加剧了城乡教育资源质量不均衡的状态。
未成年的学生,对老师往往有一种天然的崇敬感,这就更为老师以此手段牟利创造了条件。其实,很多学生未必没有兴趣和能力上大学,但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有些老师不惜用打击学生自尊心的方式将学生“赶”进高职院校。这不仅是误导学生的选择,对学生的心理伤害更是不言而喻。而目前职业教育对年轻人吸引力弱的原因之一,便也在于进入高职院校就读会让学生产生低人一等的挫败感。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更是严重下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也严重不足。起点偏低,到校率差,教学计划难以正常推进,课堂教学难得到学生的配合和响应等问题,反过来又成了高职院校下一步招生的阻碍,从而会形成一种严重的恶性循环。
买来的生源也许可以暂时支撑一所职业学校的“垂死挣扎”,但实际上是“饮鸩止渴”。为了抽出部分钱“收买”老师,高职院校的学费也水涨船高,这使得一部分原本有意就读的学生望而却步。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发展模式并不可取。
西方职业教育的成功表明,不用“歪招”一样可以把职业教育办得红红火火。从中国职业教育的现状来看,关键是要提供一种平等的培养通路,要用实实在在的教学和毕业生就业质量,树立过硬的品牌。能够做到这一点,入学率自然不用愁,我国的高职院校也才真正会有未来。(张卓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