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了2014年度本科教学总结表彰大会。会上,来自体育与健康学院的汪晓赞和地理科学学院的郑祥民、科学社会部的王建新等9名来自各个学院的一线教师分别被授予“杰出教学贡献奖”和“优秀贡献奖”,各获得10万元和5万元的奖金。这个首次设立的奖项,也是华东师大迄今为止设立的最高层次的教学奖励项目,旨在表彰和鼓励那些课上得好、在学生中间有口皆碑的优秀一线教师。
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看来,好老师要符合两个标准:“不仅仅能上好课,还要注重人的培养。”
要获得教学贡献奖,有两个硬指标。长期坚持在教学工作的第一线,每学年实际完成本科课堂教学72学时以上; 获得杰出贡献奖的老师必须在全体学生每年评教中排在前5%,优秀贡献奖的老师要排在前10%。此外,这些老师的公开课还要接受同行、教授等旁听和打分。
短短3天就能把120名学生的名字全都记住,这不是“最强大脑”的现实版,而是汪晓赞老师真真切切地把学生记在了心里。2010年以来,她硬是把学院的就业率从全校的倒数第一提升到了目前的100%。
《楚辞》、《杜诗史证》、《诗经》、《﹤礼记﹥导读》等,这些尚未有人开过的“新课”,自2008年台湾籍教师黄人二来到中文系之后,一度成为系里“最受欢迎的课程”;社会科学部的王建新老师将课堂延伸到了课外与网络,并将每周五下午专门设为学生接待日。
据悉,此次教学贡献奖在沪上各高校尚属首创,全部奖金则由热心校友资助。未来,这个奖项将每年评选一次,继续鼓励杰出的一线教师从幕后走到台前。■记者 龚洁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