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后,孩子会恨我们还是感谢我们?
6年前,广东省中山市东区朗晴小学体育教师张鹏向自己、也向学校提出了这个问题。正是从那年起,朗晴小学的老师们达成了一个共识:摈弃追求成绩的功利校园足球,而是把真正的快乐交给孩子。
也正是从那时起,刚刚由3所农村学校合并重建的朗晴小学坚持把健康与爱好作为校园足球的灵魂。“从不请外援、从不以大打小、所有比赛老老实实参加”的他们曾在一场校际比赛中输了个0:24,孩子们哭得稀里哗啦。
那又怎样!
如今,这个有着1700多名学生的小学,每名学生都能在体育课上接触足球。每天下午4点放学后,更是有五六十人活跃在教学楼后的足球场上。孩子们笑着、叫着、追逐着皮球,旁边围着更加激动的大人们。
在朗晴小学,一共有30多名学生家长成了校园足球的义务教练。这些有足球基础的家长们每天下班后便匆匆赶到学校,一招一式地教孩子们技术动作,指挥比赛。而更多的家长则成了孩子们最忠实的球迷。
“球技长进了,运动技能提高了,其实这些都不重要,对于我来说,可以找到一个和小孩一样的爱好,能有一个健康的活动一家人一起参与,不仅远离对手机和电视的过分依赖,还增进了家人关系,这才是半年来的最大收获。”一位家长对“亲子足球”这样评价。
“对于孩子踢球这件事,很多家长开始的态度是怀疑、担心,但当他们来到足球场上,看到自己的孩子是如此快乐地进行这项运动时,他们自己都被感染了,”校长孙爱平说。
其实,家长们对孩子踢球的担心大约用两点即可概况:一是怕受伤;二是怕影响成绩。当家长们来到球场看着自己的孩子踢球,这第一怕就烟消云散了。而对于踢球影响学习成绩这个说法,朗晴小学的老师和家长们听到都把头摇成了拨浪鼓。他们一致认为:踢球的孩子学习成绩往往也很好。“足球踢得好的孩子,身体协调性好,反应快,学习的注意力也非常集中,接受能力强,效率很高,”孙爱平说。
“现在年级的前三名都在我们队里。还有这个是全能型选手,哪个位置都可以踢,前不久市里的田径运动会,还拿了好几个第一;你看那两个,是双胞胎兄弟,钢琴都过了八级……”陈兴是朗晴小学六年级的年级主任教师,也是学校“足球特色小组”的副组长。在足球场边,他对自己的学生球员如数家珍。
在这个“足球特色小组”的组织下,朗晴小学还开展了拉拉操表演、海报大赛、足球写作比赛,几年的坚持让这所普通的小学形成了独特的校园足球文化。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足球,篮球、定向越野等运动在学生中也有着忠实的拥趸。
“这些年我们能够一直坚持,是因为我们想通了,要给孩子们一个健康的身体和一生的爱好,十年之后,他们一定会感谢老师,”张鹏这样回答了自己6年前的问题。
十年之后,孩子们会恨我们还是感谢我们?这个问题值得包括教师和家长在内的每位教育人深思。(新华社记者王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