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小攀
1989年出生,记者,在纸媒行业从事3年
媒体是许多人会感到羡慕的一个行业,总是掌握第一手的资料,擅长打交道、写文字,也许还有着较高的收入;但做媒体人也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因为他们看起来永远停不下脚步,一直很忙碌,一直在追赶着些什么。
这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职业
1989年出生的小攀,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中文系,“很多人觉得从事媒体就要读新闻系或者传播系,其实几年工作下来我就发现,很多同行都是中文系出身。”小攀说,读中文系对从事媒体行业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能在大学期间积累很多文学知识,甚至可以训练出一种专属于你的文笔,“做新闻的,首先常识要多积累,不能出错,然后练习你的写作手法能够使文章更具有人情味,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可读性。”
毕业后,小攀顺利成为了一家纸媒的记者,但很快他就发现,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这个行业还是比想象中的要辛苦的多。“每天就是在不断地跑跑跑,有时候有收获还好,但也有辛苦了一天,稿子却没法做的情况。”小攀说,至今让他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台州黄岩下面的一个村庄采访,早上8点他就出门了,可路上曲曲折折直到下午1点才到达目的地,拿着一手资料回到办公室已经是晚上6点,那一天他一直写到夜里11点多才回得家。
这还不算完,记者采写的初稿必须由编辑修改排上版面,记者撰写的文字必须真实可靠,否则就要闹出大笑话。“特别是一些重要稿件,真的一个字都不能错,所以即使你回到家已经累死了,扎头想睡觉了,有时候半夜也会被编辑打来的电话吵醒,他要再三和你确认每一字每一句。”小攀说。
事先约定的工作任务尚且如此,如果碰到一些突发事件,工作的大部分时间就要在朦朦夜色里度过了,因为如果你的脚步跟不上时间,很有可能事情的真相也就与你擦身而过。
媒体人都是“杂家”
然而,只有一股拼劲也是做不好媒体行业的。
小攀说,有句俗话叫“专家也是杂家”,放在形容媒体人身上再合适不过,“你不需要了解得特别深,但你必须面面俱到。”因为从事这个职业,每天都有各式各样的新鲜事发生,可能昨天你还在会议上采访市长,今天就要深入普通老百姓家里唠嗑,明天则要与流浪汉们搭肩畅谈,“如果你对他们所擅长的领域茫然不知,当然是混不进去的。”小攀曾经也打过一次没准备的仗——向被作为人才引进的海归博士打电话预约采访时间,没想到对方提了几个专业上的问题,小攀一时答不上来就被撂了电话。
而做了一名记者,工作环境不得不逼着你打开话匣子,学会向不同的人群尝试沟通。小攀说,自己曾经也是个内向的人,有点“宅”,但经过3年的工作他已经学会了与人打交道的本领,个性比以前开朗了许多。所以,从事媒体是一个特别锻炼人的行业,能够让一个学生迅速地向社会人转型,“从我毕业后参加工作后,再去参加同学聚会,我就觉得我已经比他们成熟很多了。”
因为干这一行辛苦,当年和小攀一同加入媒体行业的25个同事,3年过去后只剩下了5个。但小攀觉得,即使是中途跳槽,干过媒体的人也比其他人更具有竞争力,在职业转换上状态更快更好,“而且你想让新的工作了解你,拿出你写过的作品就是最好的证明。”记者 郑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