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分享按钮

首页> 科教之家> 河南教育行> 正文

郑州科技学院:“双师”引领 产教融合 构筑人才培养新生态

产教有效融合,高校与社会产业经济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效链接,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优秀人才。站在新起点,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上注入新动能?郑州科技学院以产教融合为主线,通过多样化合作载体,交上了一份让学生和社会满意的答卷。

人才培养实现新生态

“我们学校每年有大批毕业生通过校企共育直接走上工作岗位,不仅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还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郑州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秦小刚介绍,学校与郑州海尔、中联重科人才培养项目连续两年被认定为省级优秀校企合作项目,并获得奖补资金100万元。

经过多年产教融合工作的探索与实践,郑州科技学院构建了校、政、企、行全面协同育人新格局,通过“搭平台”“建基地”“建产业学院”等合作载体,形成了基于“需求导向”的行业定向培养、“联培共育”的嵌入式培养、试点“弹性学期”的工学交替培养等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先后被评为“郑州市校企合作办学示范单位”“郑州市产教融合创新试点院校”。

人才培养呈现多样化

在产教融合环境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注重实践性,多样化的实践环节为学生和企业搭建了坚实桥梁。

据了解,学校与驻地、港区等政府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宇通客车、中联重科等220余家省内外大中型企业建立实习实践育人基地。在引企入校上,共建校内实践育人平台18个(含智能制造学院、全球供应链与跨境电商学院、泛IT学院),引入企业设备投入值约2400万元。同时,学校实施“企业课程进校园”“企业讲师进课堂”的行业“定向”企业“订单”式培养,开办了“中联重科班”“赛腾工程师班”“JAVA/PHP工程师”等各类型的冠名班、订单班和工程师班140余个,联合培养5300余人,实现精准实习高质量就业。

人才评价是检验产教融合成果的重要一环。秦小刚介绍,学校通过搭建职业技能培训与人才评价平台,不断完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训)体系。目前学校已开展实施40余个职业技能培训与评价项目,全校各专、本科专业“课证融通”课程80余门,纳入教学计划内完成的过程性培训每年占毕业生的80%,累计培训6万人以上,为广大毕业生顺利就业开辟绿色通道。

“双师”队伍助力人才培养

秦小刚说,我们以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教师培养目标,强化能力本位,重构“双师”素质内涵,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与教学专业化水平。

学校为入选的各类名师设立“名师工作室”,使“名师工作室”成为名师孵化器,大力开展“两站建设”,共建企业“教师工作站”和校内“大师工作站”,促进了校企融合、专任教师与行业导师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我校的教师占比在35%以上,目前已建成了一支教育理念先进、创新能力较强、实践经验丰富、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该校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双向互动模式,学校搭建政府、行业企业平台,聘请企业讲师入校,围绕UI/H5前端设计、JAVA运用、云计算、跨境电商等内容,开展师资培养和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不断提升学校“双师”素质和双师比。组织教育部“1+X”项目师资培训176人次,提高了学校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也带动了广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张家祺 图片由学校提供)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