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好教师?面对“双减”,教师该怎么做……面对一系列的新要求、新挑战,一线教师该如何破局?12月18日,在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博览会的卫星会议系列活动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联合探月教育,发布“卓越教师教学能力标准”(简称“能力标准”),以此给出答案。
时代需要新教师,核心素养教育已深入人心,教师在核心素养教育落地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什么样的教师可以胜任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自2019年6月起,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联合探月教育,组织多位教育专家和优秀教研员、一线校长及教师,共同研制“能力标准”,旨在以清晰的框架描述教师胜任核心素养教育的教学实践应具备的关键能力,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会上,“能力标准”专家研究组组长、北京大学教授陈向明介绍了能力标准的意义和价值。“‘能力标准’是一线教师和专家组跨界交流产生的共识,本质上勾勒了卓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典型行为样态,主要是引导教师探索、反思和改进教学行为,而非规训。我们希望在尊重教师主体性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因地制宜地使用这套标准。”陈向明说。
专家组副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宋萑介绍了“能力标准”的内容。在他看来,“能力标准”秉持了三个理念,即落实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以学习为中心,创新教学方式;开展教学研究,持续改进教学。为此,标准从学习设计、教学实施、评价与改进三大教学场景出发,定义了14个教学能力维度,每一项能力维度又定义了若干观测点,明确描述了教师在开展核心素养教育的每个能力维度上需要做到什么。
以“探究学习”为例,“能力标准”描述并解构了“引导探究学习”这个能力维度,包括引导问题生成、鼓励提出方案、表征探究过程等5个观测点。这些观测点清晰地描述了在核心素养教学下,卓越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这一能力上应该具备的表现。“这一系列的观测点,作为结果导向的行为表现描述,就是一线教师能力发展可见可测的目标。基于明晰的目标,教师能够清楚地看见自己要去哪儿,自己在哪儿,从而支持自我的能力发展。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也是教师应对核心素养教育转型中种种挑战的本质解决方案。”宋萑说。
“能力标准”仅仅适用于在职教师吗?在与会者看来,这个标准不仅适合在职教师,用于引领教师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同样面向教师教育者、教育管理者、教师教育研究者,因为标准可以用于指导教师发展项目的设计,用于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和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作为构建理论框架和设计研究工具的参考。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创新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咏梅聚焦标准如何推动教师能力发展谈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希望有更多的学校和地区来了解和应用标准,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标准,让它能够对教师专业发展发挥实质性影响。
探月教育作为联合发起单位,筹集资金大力支持“能力标准”的研制工作。同时,积极探索标准的应用实践,发布了一系列基于标准的教师专业发展产品体系,赋能学校核心素养教育升级。探月教育创始人王熙乔介绍到,学校可以“能力标准”为指导,有针对性地构建教师发展规划,通过研修课程(比如教师专业发展产品)促进教师能力提升。在研修结束后,教师进行积极的课堂实践,参照“能力标准”为教学提供反馈与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或者教育系统不断优化激励制度,以吸引更多教师进行转型。
“如果需要给卓越教师下一个定义的话,可以说能够胜任核心素养教育的教师就是新时代的卓越教师。本次‘卓越教师教学能力标准’的发布,是驱动核心素养教育落地的又一重大进展。它为能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卓越教师画像,有助于开发符合卓越教师成长规律的教师发展体系、识别卓越教师的教师表现性评价体系,形成‘标准—发展—评价—激励’的教师发展支持体系。”“能力标准”专家组共同组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表示。
据悉,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与探月教育者发展中心联合发布的《卓越教师教学能力标准》,官方网站为https://teacherstandard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