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记者何鹏、许文秀)“服务地方,面向行业,发挥智库作用。”一门学科的定位,决定了育人方向和专业的发展。1月9日,记者一行来到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探寻该院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之路。
经济与管理学院暑期志愿服务队。学校供图
优势学科互补互助 多学科交叉融合
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黄猛介绍,经济与管理学院前身是“企业管理系”,创办于1984年,已有36年的办学历史。2011年学科建设步入快车道,获批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2018年教育部将其更名为农业管理)学位授权点。
目前,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是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食品科学与安全”的支撑学科,已形成了企业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2020年学院共计招收179名硕士研究生,学科建设已步入成熟阶段。
“伴随着多年的发展,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科紧跟国家发展战略,有机融入武汉轻工大学突出优势,与优势学科形成互动,学科定位特色鲜明。”黄猛向记者介绍工商管理学科的特色定位,“工商管理学科依托我校粮油食品加工与转化方面的学科优势和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以粮油食品加工企业管理为优势,以技术创新与管理、投融资管理、旅游开发与管理为支撑的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
经济与管理学院承办省级学科竞赛。学校供图
强化人才培养管理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坚持OBE人才培养理念,以学生培养为中心,以国际化和品牌化为引领,构建起“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国际化交流与合作育人、创新创业与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
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雷银生介绍,学院在强化人才培养管理中突出过程和结果并重,建立完善的过程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课程学习、实习实训、日常管理、中期考核、毕业论文等教学活动。
据悉,经济与管理学院与周黑鸭、良品铺子、中铁大桥局、武汉建工等知名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实行校内和校外“双导师制”,聘请了一批资深的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实习、撰写实习报告,确保学生高质量完成实习实训;学生毕业论文从选题、开题报告、论文查重、盲审和答辩多个环节、多个关口,把控人才培养质量。
经济与管理学院参加学科赛事。学校供图
对接国家战略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学科建设与行业发展息息相关,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连、相辅相成。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是依托学科优势,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智力支持。
该学科团队成员已先后主持了“全国粮油加工业‘十三五’规划”“湖北省‘优质粮食工程’实施调研报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研究”“国外粮食储备技术体系及涉粮财税使用效率研究”“我国粮食加工环节损失浪费调查评估研究”“我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及政策体系研究”“战略物资储备安全管理的国别经验及启示研究”等项目。
“我们先后为各级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编写行业、区域专题规划和专项研究报告,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规划、企业管理诊断报告、员工专业知识培训。”雷银生向记者介绍工商管理学科如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雷银生介绍,学院积极开展政产学研合作,选派骨干教师到钟祥、岳阳、随县等地方政府部门挂职,加强校地合作和人才培养,先后与黄冈、随州、孝感等10多个地市签订了市校合作协议,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据了解,工商管理学科是以企业或经济组织的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经济学和行为科学为主要理论基础,以统计学、运筹学等数理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等为主要研究手段,探讨和研究企业或经济组织各项管理行为和管理决策的形成过程、特征和相互关系。武汉轻工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已招收了35届本科生、13届硕士研究生,累计为工商企业发展提供了1.5万余名优秀人才,其中研究生1000余名,毕业生一次性通过率达到99%,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深受用人单位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