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到来,随着各类艺术“考级”高峰的到来,一轮轮备战“集训”成为很多“小考生”的必修课。记者发现,今年寒假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了“线上陪练”这一新兴的消费模式,利用手机、平板电脑在家就能实现教师一对一“陪练”。
南开区王女士的女儿要参加今年1月底的古筝弹奏考级。年初,王女士经朋友推荐使用了一款乐器陪练App。“用手机或平板电脑装一个鱼眼摄像头,上传乐谱,就能邀约一位专业的‘陪练’,孩子在家就能在专业指导下训练,确实方便。”王女士说。滨海新区郝女士的儿子今年2月要参加素描考级,为在家加强练习,郝女士使用了一款“美术线上陪练”App,郝女士表示,“一对一”线上陪练能让孩子更专注,练习更有针对性。
记者采访了多位“线上陪练”机构的工作人员,据介绍,目前较为流行的“线上陪练”主要是器乐类、美术书法类以及外语类,目标群体是4到12岁的少儿,每节“陪练课”时长约25至50分钟,收费也从几十元至上百元不等。这些“线上陪练”机构均声称陪练教师超千人,具备专业水准。
部分家长对此持质疑态度。在10岁的儿子尝试了一节钢琴“线上陪练”课后,和平区的孙先生觉得不靠谱。“乐器类‘线上陪练’摄像头只对着演奏位置,孩子连老师的脸都看不到,光听点评没有任何示范。陪练老师随机派位,从业资质无从确认。”孙先生对记者说。
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国际金融教研室副主任崔光华认为,“线上陪练”是一种新兴的在线教育形式,解决了很多家长没有时间或无专业能力辅导孩子的困扰。但家长仍应冷静看待这种消费模式,注重实际教学效果。保证线上陪练师资的专业素养、突出个性化教学、按规范流程实施教学,也是“线上陪练”行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要素。(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