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考试是书山题海,现在刷刷微博也可过关。(漫画 黄小川)
刷微博还能免考,有这等好事?
这事真的有!日前,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张春林老师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布“电子社区与网络生存”课期末免试细则,允许学生在没有迟到、早退、缺席等情况下,按要求完成平时练习并满足刷微博的四项要求之一,可免予考试。
这事立即在学院内外炸开了锅,不少学生欢呼:如果期末考试都这样创新,我们就“解放”了,“刷微博是我们的强项,容易!”
且慢!这一考试真的容易吗?让我们仔细看看张春林的要求——
“微博粉丝达到1000人,且至少有10个以上粉丝的粉丝数量不少于500人”、“原创微博被不同网友转发50次,或收到不同网友的有价值评论30次,或被阅读1000次”……张老师还特意注明,微博有价值与否须由他认定,垃圾微博、吸粉微博、白开水微博等不在认定之列。
如此看来,完成张老师的要求绝非易事。于是,选修了该课的同学们开始挖空心思地发微博、吸粉丝,并将该考题奉为“神考题”。
无独有偶。在重庆交通大学,“神考题”也来了——箱包设计专业学生的考题是设计一款拖杆箱或者手提包,依据在网上的销售量打分;在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专业学生要给新校区“找茬”,找出学校十几栋建筑的“漏洞”,并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
“神考题”在国内其他大学也频频出现。山东大学人力资源课期末考试让同学分别选出你认为上课最积极和翘课最多的3名同学;中南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导论则要求列出由姓名拼音字母组成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禁止抄袭。
“神考题”是怎样诞生的?
张春林说,他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们虽然是90后,却大多不善于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通过免考这一激励措施,可让学生利用平时的时间多学习,而非临时抱佛脚。“如果学生能达到我的这些要求,证明相关知识都已掌握,也没必要考试了。”
“神考题”引来不少争议
有点赞的:“川外的童鞋太幸福了!”“这种考试比做试卷好多了,与我们所学直接相关,而且要达到免试条件,还真不容易”……
有拍砖的:“只发发微博、博客就能免考,这课也太水了!”“这是不是老师为吸引眼球推出的噱头哟”……
山东大学的“神考题”更是瞬间击倒了无数学子:“老师太狠了,不给学生留条活路吗?”“经常翘课的会把自己的名字写上么?”“像我这种至今记不全同学名字的,遇到这种题,不是妥妥地挂科么?”……
“神考题”频现事出有因
实际上,“神考题”早在5年前就开始出现。当时,重庆工商大学教授张渝政就把自己的头像作为了“谁是科任老师”的选择题,他也因此在网络上一夜爆红。
“一些学生几乎不来上课,连老师姓甚名谁都不知道,临考前背一背,却能通过考试。”教马列主义哲学的张渝政解释他的初衷:为了检测同学们的出勤率,他才“出此下策”。
“‘神考题’越来越多,说明单一的闭卷考试形式正逐渐被多元化考试取代。”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何玉林说,这种取代,正是把考试重点放到考察大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上来,通过新颖有趣的考核,让学生们的参与性、积极性、创造力都被激发出来。
在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游普元教授看来,考试重点的转移,真正锻炼了学生们的思维与能力。以该校的“找茬”考题为例,学生们还真给新校区找了十几处“茬”,“而且不少解决办法挺新颖的”。
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学教授李玲则认为,多元化的考核也更客观公平,成绩再不是老师一个人说了算。比如在重庆交大的箱包考试中,作品设计出来后就直接放上淘宝,由淘宝上的好评率和购买量来决定期末成绩。在重庆工商大学艺术学院的戏剧考试中,学生的最终成绩由老师、学生、戏剧爱好者等组成的评审团集体确定。(记者 李珩 李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