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教育频道> 教育资讯> 正文

评论:“迟到大王”的奖与陶行知的糖

近日,一则“温州苍南龙港五小给学生颁发‘迟到大王’奖状”的消息在网上流传,引发网友热议。专业心理老师说,此举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容易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当事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自己的教育方法欠妥当。(12月17日《钱江晚报》)“迟到大王”奖状,是一个“批评与鞭策”的创意,较之拍桌子弄板凳式的批评效果肯定好,更是比体罚学生强百倍。从中,我们不仅要看到这种形式的不足与欠妥,还要看到其固有的善意与创新,尤其是,“给小欣发了这个奖状后,今天早上就没有迟到了。于是,今天早上,我撤回了原来的奖状,又给她颁发了一个进步奖。”或许,在现代教育体系与环境下,此举不值得提倡,但可以也应该包容。

在对“迟到大王”的奖进行褒贬时,不妨品尝一下陶行知的糖。两者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或存在批评技巧上的差异。陶行知先生在担任小学校长时,看到一位学生用泥块砸另外的同学,就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到办公室去。放学后,陶先生来到办公室时,那位学生早已等在那里。先生没有批评他,反而掏出一颗糖给他,说:“你按时到,我迟到了,奖给你。”接着,先生又掏出一颗糖,说:“我制止你用泥块打人,你立即住手,我应该奖励你。”学生疑惑万分地接过糖。先生又掏出第三颗糖,说:“根据我的了解,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这说明你有正义感,这颗糖也是奖给你的。”这时,学生激动得流下眼泪,说:“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先生笑了,又掏出第四颗糖:“这颗糖奖给你,是因为你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好啦,我的糖给完了,我们的谈话也完了。”有观点认为,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是一次经典的“心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罚之以心。

惩罚教育也不能“迟到”。教书育人,其中育人更关键。当然,在育人过程中,赏识教育不可少,然而,育人不是一味地“奖赏”,更不能放弃包括惩罚教育在内的其他教育手段。有教育专家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让惩戒成为一种教育艺术,学生在受到教师批评惩戒的过程中体会出教师心中的爱,反思自己的过错与过失。从这个意义上说,批评教育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是一种智慧,教师的智慧、教学的智慧、教育的智慧。王旭东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