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教育频道> 教育资讯> 正文

成都构建校院地协同创新座谈会制度

■座谈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协同解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载体建设等重大命题

■同时设立“校地办”,确保校院地协同创新问题“进一扇门,能办事、快办事”

今年8月18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成都再添改革新政——《促进国内外高校院所在蓉协同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成都十条”)正式发布。昨日,成都市校院地协同创新座谈会召开。

记者昨日获悉,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校院地合作,推进在蓉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应用,我市正式构建校院地协同创新座谈会工作制度,建立成都市校院地协同创新座谈会制度,并将在市科技局设立成都市校院地协同创新座谈会办公室(简称“校地办”)。同时,随着校院地协同创新座谈会制度的建立,座谈会每季度都将召开一次,协同解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载体建设等重大命题,确保校院地协同创新问题“进一扇门,能办事、快办事”。

据悉,校院地协同创新座谈会制度将实现政府部门与高校院所联系的制度化、经常化,定期召开座谈会,通报全市经济发展、创新驱动及校院地合作相关情况,还将收集并发布我市重点产业方面重大科研及合作需求。同时,还将负责协商校地合作创新驱动方面的重大工作,以及协调解决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蓉转化、与地方共建创新创业载体、优化创新服务环境及人才联合培养等问题。

据了解,在校院地协同创新座谈会制度之下,“校地办”设在市科技局,负责座谈会的组织、联络和协调等日常工作,收集整理在蓉高校院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及建议,提交座谈会会议议题,以及督促和协调落实座谈会决定事项等。

在校院地协同创新座谈会制度的工作机制上,座谈会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召集,有关市领导参加,涉及座谈事项和问题的区(市)县政府、市级有关部门相关负责人及高校、科研院所有关领导参加。原则上,座谈会每年将举办四次。座谈会前,由“校地办”向在蓉的高校、科研院所及市辖区(市)县、有关科技产业园区(基地)等广泛征集有关问题和建议,并研究提交上会议题;会后形成座谈会会议纪要,“校地办”对会议决定事项开展督促落实。

据悉,对于高校院所反映的问题,需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应”,“校地办”将座谈会议定的事项及要求于会后5个工作日内,书面分解落实到相关责任部门(单位)办理。办理单位则需限时将办理情况回复“校地办”,“校地办”需将办理结果5个工作日内反馈相关高校、科研院所。

首次校院地协同创新座谈会昨举行

在蓉高校院所“掌门人”

共谋创新驱动“成都路径”

纵观全球、环顾周遭,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之时,实现质量更优、效率更高的发展,唯有依靠创新驱动。科技资源全国排名第六位、全国高校院所最密集城市之一的成都,如何用好丰沛的高校、院所及人才资源,着力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和产业化速度,探索出具有成都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昨日,在“成都十条”正式发布的百余天之后,我市首次举行校院地协同创新座谈会,来自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科院成都分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0研究所等在蓉高校院所的“掌门人”,聚首一堂,建言献策,共谋成都校院地协同创新“一盘棋”的深化之路。

关键词

成果转化

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

校地共建转化基金破解“融资贫血症”

8月18日,力促国内外高校院所在蓉协同创新的“成都十条”正式对外发布。昨日,我市首次举行校院地协同创新座谈会,数十家在蓉高校院所“掌门人”聚首共谋科技成果转化“成都路径”。

座谈会上,原计划每个单位8分钟的发言时间,最终“不设限”。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问题不回避,建言规避空话套话,更多谈问题,谋对策。两个多小时的会议,务实且紧凑。

“能在这样一个政产学研多方对话平台下,共谋‘科技成果本地转化’这样有意义的命题,足见成都谋划未来发展的战略前瞻眼光。”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分析,从安家成都的“川大智胜”成功上市,到魏于全院士牵头的“国家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等,近5年里,四川大学与成都地区合作的横向科研项目数近3000项,项目经费7.89亿元。其中,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项目近1000项,项目经费3.6亿元,带动社会经济效益近50亿元。

“但不容忽视的是,虽然每年学校与成都本地合作和转化的项目持续增加,但总量还是不够大,学校与成都本地合作和转化的项目,占全校横向科研项目总经费的比例较小。”谢和平话锋陡转。

“成都高校院所科研资源非常丰沛,然而,在较长一段时间里,科研成果转化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局面,很多技术都放到沿海城市转化了。”谢和平分析,“成都十条”的发布,以及今天校院地协同创新座谈会机制的启动,让越来越多的高校院所科研技术成果多方合力,将选择留在成都的“墙内”,实现“墙内转化”。

在谢和平看来,科技成果转化难,其常见的“阵痛”之一是“融资贫血症”,“成都在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的命题上已有很好的尝试,建议在此基础上,通过校地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等合作模式,促进成都校地合作向‘深水区’改革。”

就谢和平提出的校地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的建议,在座谈会上记者了解到,我市下一步将计划探索与共建校院地协同创新资金(基金),加强对高校科研院所的要素保障和资金扶持力度。

关键词

人才培养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

成都应打造全球科技英才聚集目的地

产权,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在“成都十条”之中,其最难最核心的命题,就是力破处置权和收益分配固有“枷锁”,支持在蓉高校院所开展科技成果处置权管理改革,以及支持在蓉高校院所开展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改革。

直指“最难最核心”的改革路径中,西南交通大学的尝试有多项破冰之举。眼下,西南交通大学已初步构建起科技处、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产业集团“科技—孵化—产业”无缝对接管理模式,形成了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到成果转化与孵化,以及实现产业化的上、中、下游紧密衔接的链条式关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作为中国轨道交通事业发展历程中最为重要、影响最大的一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正在建设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这是轨道交通领域唯一、也是西部地区高校唯一的国家实验室,一大批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已经成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的主打品牌。”在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眼里,这些核心技术的始发地来自西南交通大学,也来自成都。

“所以盛名之下,成都应打造吸引全球科技英才聚集的目的地,国际化优秀人才的聚集,是创新国际化、人才高端化的核心要素。”在徐飞眼里,科技成果转化的命题,不仅仅属于高校、院所和地方,完善丰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缜密体制机制,激活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活力,让成果转化有明晰的“流向”,这对于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构建同样不容小视。

同样是转化命题,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周激流带来了校地协同创新的最新成果:在与双流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研究院和双流科技产业园之后,成都研究院已孵化了30余家科技型企业,组建了27个创业孵化团队。“眼下,双流科技产业园正在加快建设,‘成都十条’对外发布之后,校地协同创新项目迎来了明显的峰值。”据悉,该科技产业园建成运营后,预计园区内年总产值将达6亿元。

除此之外,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与市环保局正计划通过校地合作的模式,成立“灰霾污染防控研究中心”,通过整合实时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相关气象要素数据等,形成科学的灰霾污染预报模式,更为高效、准确地预报我市空气质量。

关键词

载体建设

中电科30所所长李成刚:

用3—5年在成都构建中国“安谷”

“无论是中央还是省级的高校院所,只要在成都,就得倾注与支持。”座谈会上,听闻这样的信号,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0研究所所长李成刚感慨万端,“这样支持创新驱动发展的态度,让我们倍感振奋,主动融入协同创新,自不待言。”

其实,李成刚“自不待言”的背后,一盘协同创新的产业“棋局”已经布下。在“成都十条”出台当月,中国电科网络信息安全子集团(简称“网安子集团”)组建筹备工作已在成都悄然推进。而此前,中国电科集团就与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建设国家示范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园,计划明年动工,2017年实现一期投入使用。投资超过100亿元的产业园,最终将力争形成千亿级网络信息安全产业集群。

除30所外,网安子集团还将把中国电科集团旗下33所、9所、29所的相关技术和产品资源,一并整合纳入。李成刚透露,在建设产业园的过程中,还将加强与电子科大、西南交大、川大、信息工程学院等在蓉高校的协同创新合作,“同时,与成都信息安全产业公司联手,构建信息安全产业集群,用3—5年时间,将成都建设为中国‘安谷’。”

就在李成刚谋划在蓉构建中国“安谷”蓝图之时,中科院成都分院党组书记、常务副院长王学定,也有着相似的思考。

“在中科院成都分院,光电所、生物所、山地所等8个研究所已成为创新成都的一分子。立足成都,就得服务于成都创新型城市建设,但眼下,我们思考的并不仅仅是8个研究所的院地合作。”在王学定看来,随着成都“1+2+N”科技政策支撑体系的构建,成都创新驱动政策体系已在国内城市中具有极强竞争力,“我们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整合中国科学院104个研究所的科技创新资源,与成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接,在多领域形成立体、可持续合作。”

动作>>>

电子科大

成果转化与产业技术中心明年投运

四川大学

正在设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奖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共性命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成都,选择“下深水”改革,“啃”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硬骨头”。

破藩篱,谋机制,建载体,促转化。昨日,我市创新构建的校院地协同创新座谈会机制正式运行,每季度将定期召开的校院地协同创新座谈会,通过搭建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成果转化中介服务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校院地聚力共进做好“转化”文章,多方的共识及谋划,正在成为加速推进的行动。

力破科技成果转化“墙内开花墙外香”,谢和平透露,市科技局与华西医院西部医药技术转移中心共同设立的“转化医学创新基金”,目前已支持两批共计48个项目;同时,支持川大建设生物治疗2011协同创新中心,匹配专项经费200万元,加快推进新药本地转化与校企联合人才培养。“近段时间,我们正在推进修订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设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奖,同时,关于促进四川大学在成都市推进协同创新的合作协议,也正在起草中。”

对于校院地协同创新的命题,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志强不可谓不熟悉。“以‘研究院+产业园’模式,电子科技大学与双流县共建的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平台,通过产业园对双方共建研究院的研发孵化成果采取合作控股、专利技术转让等多种方式就地转化,对各高校已有科技成果实现快速产业化。”据介绍,眼下,在该平台下,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项目,就已达数十个。“接下来,我们还将新组建电子科技大学成果转化与产业技术中心,计划2015年挂牌运营,独立法人注册、企业化运营,主攻方向定位于电子信息,将成为电子信息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动机’。”

站在力促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的视角,四川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宋全安分析,省农科院与成都在院地合作项目上已有多次尝试,比如与金堂合作建羊肚菌、脐橙种植基地,在崇州共建水产养殖基地等,随着校院地协同创新工作的推进,更多的院地合作项目将在成都的土壤上“落地开花”。

延伸>>>

政策杠杆激励校院地协同创新

我市今年预计高新技术产业

产值超6500亿元

校院地协同创新,路径在“协同”,目标在“创新”。

记者昨日获悉,我市今年预计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6500亿元、增加值超1500亿元,增长均超过20%。此外,科研及技术服务业产值将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预计全市专利申请量将突破6万件,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及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均保持20%以上的增幅。

据悉,为推动科技创新“161”总体部署以及“六大工程”落地实施,今年,我市从创新链条不同环节、不同主体对资源配置的差异化需求出发,围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创新管理三个重点方向,统筹协调、集成使用全市资源和力量,“1+2+N”的科技政策支撑体系已基本形成。

平台建设

力促技术到产品“跳级”

眼下,我市正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六大工程”,作为“六大工程”重要工程的“校院地协同创新工程”,将通过搭建对接平台、出台专项政策、打造科技载体“三向着力”的方式,力促科技成果完成从技术到产品的“跳级”。

据悉,在搭建对接平台方面,我市将搭建“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建立校院地协同创新座谈会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座谈会,协同解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载体建设等重大问题。此外,还搭建“成果转化中介服务平台”,依托成都“科创通”服务平台,围绕集聚、服务、撮合、孵化四大核心功能,面向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技术咨询、检测检验等服务产品,面向高校院所提供企业技术、人才需求等信息,实现企业和高校院所资源的“两个聚集”,打通技术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

同时,我市在国内率先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的成都技术转移集团,重点面向高校院所“发现、筛选、撮合、投入”产业化项目,推动成果本地转化。此外,我市已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产学研联合实验室79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1个,同时实施一批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重大项目,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

“成都十条”

打通成果转化关键环节

记者了解到,在制定专项政策方面,我市已出台以“成都十条”为核心的系列政策措施,以政策杠杆激励校院地协同创新。比如,在打通成果转化关键环节方面,“成都十条”着力破除高校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固有“枷锁”,核心是让发明创造者获得应有报酬,极大激励了高校院所科技人才面向市场的创新创业活力;在激励成果转化方面,“成都十条”规定,对高校院所成果成功向在蓉企业转化实施的,可按实际发生的技术交易额的3%给予高校研发团队每个项目最高100万元补贴,按3%给予企业年度最高200万元补贴,按2%给予中介机构年度最高200万元奖励,着力激发成果转移转化链条上各主体的积极性。

在科技载体建设方面,我市将通过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共建创新孵化载体、共建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三种方式推进。“以‘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为例,我市鼓励校院地共建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引导成果和人才向我市流动聚集,而对于‘共建创新孵化载体’,则重点支持高校院所利用校院内或周边存量土地、楼宇等资源,与地方共建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科技专业楼宇等科技载体。”记者 缪琴 摄影 马丁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