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9万,毕业生人数一年年刷新纪录。就业“难”,创业“险”,即将走出大学校门的大学生们,到底该何去何从?对不少学生来说,都希望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近日,教育部下发通知,学生可休学创业,但省城高校鲜有休学创业成功的先例,由于缺乏政策、资金支持,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只有3%左右。(12月13日《齐鲁晚报》)
尽管休学创业看上去很美,但置身于现实语境下,无论是世俗观念的羁绊,还是专业准备不充分,都会成为创业路上的“拦路虎”。如果创业失败再加之学业失利,岂不耽误了天之骄子的大好前程?而且,“学历歧视”、“等级观念”决定着不走完大学这条路,要想获得人生出彩的上升空间,恐怕很难;何况,家长们含辛茹苦让孩子挤上“独木桥”非常不易,又有谁愿意看着多年的投入、多年的期盼突然被休学创业中止呢?
数据显示,我国大学生平均创业成功率为3%,很多地方仅有1%。且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成功者大多从小接受过良好的创业教育。反观之,许多大学生自小在“分分计较”、“唯高考论”中长大,显然没有完备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没有成熟的心理状态,休学创业必将是“九死一生”。
其实,允许休学创业,只是让大学生多了些自由的空间和选择的权利。做好这道人生选择题,首要的是客观进行自我评价,既要掂量一下自己的“能耐”,也应善听老师、家长的诤言。在这个过程中,尤需有真正的“导师”从旁指引,因材施教。对高校而言,只有发挥好“指路”作用,搭建好服务平台,才能让莘莘学子尽快找到自身优势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点,从而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并轻装上阵。
让休学创业之路走得更稳更远,需要改革的,不仅仅是学分制,更得细节化服务和保障工作及时跟进。比如,提供进出自由、学分互认的政策保障,解除大学生的后顾之忧;再如,加大开网店等税收减免力度,着力降低创业成本。总之,只有让创业环境变得更加健康宽松,多样化的职业方向不再令人倍感惊讶,才会更加有利于莘莘学子选择自己的人生,并且干出一份精彩来。徐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