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深圳12月12日电 (郑小红 马明霞 熊珏桤)知名学者、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讲座陈平原教授,12日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第四期“中国文化大讲堂”的讲座中说,“八年抗战,中国的大学不仅没有湮灭在战火中,还持续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陈平原以“摧不毁的大学”来形容战时中国大学的西迁的颠沛历史。陈教授还以近年来从各地大学搜集的史料,以图文方式介绍了各个知名院校的西迁路线、历史,并以吴宓、竺可桢、丰子恺等随大学西迁的教授的个人历史为缩影,介绍了当时知识分子在战乱时期的内心世界。
陈平原说,抗战期间大学西迁的历史特点体现在:在组织上,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搬迁,不是逃难;在精神上,以一路弦歌不辍为体现;在教学上,西迁的举措不是应战时之急,而是从长远培育人才做打算;在学术上,多数不受科研仪器影响的学科得到长足的发展。
他指出,抗战期间学者们除科研方面笔耕不辍外,还有较为长远的教育愿景,那就是“不因为战争开始就学战时培训,而是为战后建设需要的人才。”他希望即便是对于今天的大学办学者、管理者而言,这些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见解和办学思路都应该借鉴、保留。
在谈及当时战时办学规模与当前国内高校发展思路时,陈平原强调:“大学的发展,规模不等于水平,更不等于贡献。”他认为,当前中国大学“不缺钱、不缺学问、但缺精神”,他也以此寄语港中大(深圳)未来20年发展,希望学校秉持老一辈学者的办学传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