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教育频道> 教育资讯> 正文

校园足球被推广 或成另一块名校“敲门砖”

12月10日,荔湾区南漖小学举办校园足球嘉年华活动,足球韵律操、四人足球赛、趣味足球射门游戏、障碍运球等,让师生、家长享受了一场足球盛宴。

据介绍,南漖小学坚持“以球育德,练球健体”,足球教育结合课堂教学和兴趣培养。低年级主要培养足球兴趣和基本技能,高年级主要提高足球技术和比赛技巧。

最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北京拟在2016年将足球纳入中考体育选择项目。继前几天教育部公布校园足球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全国各地铺天盖地都在大谈推广足球的宏伟蓝图,首都更是率先大刀阔斧动起来了。

足球回归教育没错。然而,当足球跟升学挂钩,外界对如何开展校园足球还是有了各种担心。

推广校园足球,不能只为出人才

中国从来没有推广过校园足球吗?不。上世纪80年代,中国足球就曾开展过类似推广活动,但最后结果并不理想。

这次校园足球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史无前例。按照教育部的目标计划,力争到2017年,在全国扶持建设两万所中小学足球特色学校和200个高校高水平足球队,并形成区域特色,拟建设30个校园足球试点区县。此外,按照全国校园足球竞赛方案,组织开展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联赛。

谈及推广校园足球的理由,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是为了孩子提高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改善心理素质。如果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其实推广校园足球是为了圆一个“中国梦”。

“中国足球要腾飞,首先要解决足球人口问题。这应该是解决中国足球问题最根本的途径,而扩大足球人口的重点在校园”。这是中国足协副主席、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的话。

不过,有专家提出,恰恰必须要扭转这种观念,假如只为了出人才而推广校园足球,可能会出现一种情况:有天赋有能力的球员才踢足球,那就不是普及校园足球的做法了。无奈的是,“挑尖子培养”这种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很多学校领导一听到推广校园足球,首先想到的就是出人才,我们必须从上到下扭转这种观念。

跟升学挂钩,足球或成另一块名校“敲门砖”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还表示,将完善政策,形成校园足球激励机制;把学生足球特长水平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写实记录,形成档案。充分考虑片区内中小学对口直升问题,积极探索高中学校招收足球优秀学生的办法,扩大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招生规模。这意味着,足球特长生将壮大队伍。

这样的激励听起来很振奋人心,但却好生让人担忧。“如此把足球跟升学挂钩,足球会不会成为另一项应试教育?会不会成为另一种奥数?”家长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因为一旦某项技能或兴趣跟招生联系起来,成为进入某些名校的“敲门砖”,那么即使孩子没有兴趣,可能为了学位都会逼着去干。

教育界人士表示,我们不能把足球教育变成强迫性教育。在推广校园足球的学校中,一定要根据自觉自愿的原则,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不一定非要都踢足球。

“要想真正推广足球运动,一定要淡化成绩,组织学校内部或班级内的比赛。衡量的标准定为每个学校每年举行校内比赛的场次,学校班级球队的数量,每周参加足球活动的人数等等,学校和老师们自然就把普及放在了首位。让所有想踢球的孩子都有时间有地方参与足球运动。足球比赛冠军只有一个,不能把成绩和冠军作为标准。”资深足球评论员张路说。

多建免费足球场,才能真正增加“足球人口”

按照教育部的目标,2017年要扶持建设两万所中小学足球特色学校,这是什么概念?

按照业内人士的估算,假如一所中小学有1000人,其中有100名孩子从事校园足球,到了2017年,校园足球人口就达到200万人,将超过日本。这样一来,足球运动的基础就有了。

人多的确力量大,但足球显然不是靠人数就可以打赢的。法国“欧洲时报网”日前刊文称,北京将把足球纳入中考体育考试选择项目,如果这一打算成真,中国的“足球人口”的确会得到一定增加,但从足球强国走过的道路看,该手段未必是提升足球水平的根本途径。

法国媒体的这篇文章谈到,世界上有很多足球发达国家,每个国家成功的道路都不一样,但无不以深厚的足球文化为基础。这里所言的“足球文化”指以足球人口为基本指标的“踢球文化”,而非“看球文化”。这两种文化当然相辅相成,但直接决定一国足球水平高低的则是前者。

而“踢球文化”是否发达,决定因素是供孩子踢球的基础设施是否充足。有地方踢球,足球人口才会真正增多,足球水平才能提升,而这恰是中国足球最大的短板。中国有发达的“看球文化”,但要想让“看球文化”转化为“踢球文化”,则需要基础设施上的投入。

连国外媒体都看得这么清楚,所以,多建免费足球场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至于跟升学挂钩,纳入中考选考项目,这些 “小把戏”还是别来添乱为好。

记者 陈秋明 摄

记者 陈晓璇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