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985”“211”工程废止传闻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教育部迅速辟谣称,“985”“211”工程不会被废除。在此过程中,广东高校则显得比较淡定。因为从今年起,广东本科院校的经费分配再也不用看学校名号、大学排名,唯一的指标就是学校的综合实力,学校办得越好获得的资源就越多。
“985”“211”工程阻碍教育均衡
“211”“985”工程是高校的“铭牌”,也可以说是一套资源分配体系。按照以往的操作,高校入围就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张敏强表示,在国内经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年代,集中资源来办一批好大学、好学科,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是有好处的。
但是随着社会资源的日益丰富,实现教育均衡化已是大势所趋,“继续保持‘985’‘211’工程的封闭体系,对于其他普通高校明显是不公平的,也限制了其他高校的发展空间,可以说阻碍了教育均衡化推进。”
张敏强表示,废除“985”“211”其实是对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讲话的误读,但张校长的讲话也透露出一个信息,教育部可能正在酝酿新的资源分配方式。
广东高校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在广东,张敏强的猜测已经变成了现实。6日,广东省教育厅公示了“关于2014年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专项资金(第一批)安排情况”,名称看起来很普通,但实际上该专项资金的落实,标志着广东已进入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改革的“深水区”。
当前高校的办学经费除了各级财政资金、生均定额拨款以及高校自筹资金等,一个“大头”就是各种专项资金,包括“2011”计划专项资金、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专项资金以及高校教学质量、人才引进、强师工程专项资金等。仅2013年,广东高校获得各种省级专项经费就接近6亿元。但是高校在这些资金支配上的自主权却十分有限,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表示,“买酱油的钱与买盐的钱分得太清楚,不利于高校用好办学自主权。”
在今年1月召开的全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作推进会上,罗伟其表示,通过此项改革,将资金资源以整体打包方式划拨,避免了高等教育专项资金的相对分散和“碎片化”,将资金分配的权力下放给各高校,不是由教育厅直接将资金分配到项目,这是广东高校协同机制创新的一个新特点。
钱怎么分?每个学校分多少?广东省教育厅制定了一套打分标准,专家学者从“机制体制改革与协同创新”“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能力”“综合管理绩效评价”等六个方面为省内高校打分,其中博士授权高校、硕士授权高校、一般本科高校的打分标准又有所差异,总之得分越高,高校获得的资金就越多。在此次公示的结果中,每个学校的各项得分都可一目了然,其中省属高校获得资金最多的是华南农业大学3842万元,高于“211工程”的华南师范大学。
超四成网友赞同“废除”
“985”和“211”工程该取消吗?
近日,实行了15年的“985”、“211”工程将被废除的传闻引发公众的热议。网易新闻近日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超四成网友认为,应该废除“985”和“211”工程。
此次调查共有28000多人参与投票。43%的网友认为“应该废除”,理由是“会造成资源不平衡”。一位湖南网友认为,办一流大学不一定要区分大学待遇,“985”和“211”工程使教育资源不平衡,不利于大学的发展。
调查中,有18%的网友表示“不应该废除,中国需要办一流大学”。一位西安网友发表评论称,“985”和“211”工程毕业的学生工作能力和学习态度确实比一般院校毕业的学生强。
此外,另有18%的网友选择“中立”,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是否取消,而是改变就业歧视的现状。有广东网友表示,如果就业歧视不改变,那么取消也没有用。另有17%的网友则将这个问题进一步引申,认为重点中小学也应该同时取消。另有4%的网友认为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不好说”。
总体来看,近半网友认为应该废除。不支持废除的网友则将主要目光集中在“高校去行政化”和“就业歧视”上,认为这才是要解决的本质问题,“存与废”只是问题的表面化。(记者 吴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