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线

首页> 教育频道> 教育资讯> 正文

评论:“985”废除传闻中的高校变革之期

国家已低调废除高校“985工程”、“211工程”,中国大学格局面临重新洗牌?近日,这样的传闻在网上流传“发酵”。对此,教育部回应称,不存在废除“211工程”、“985工程”的情况。(11月14日《新京报》)

当我们谈论“985”、“211”的废除时,我们究竟在谈什么?尽管废除传闻,被相关部门迅速澄清,但这依然不妨碍我们厘清可能产生的影响。

首 先 ,即 便 废 除“985”、“211”,这两大现时中国高校的主要身份标签,并不意味着现有高校的强弱格局将被彻底颠覆。毕竟,高校多年发展所形成的师资、科研实力乃至社会声誉与口碑的差别,不会随着行政标签的淡化,而被立即抹平。

其次,单纯废除“985”与“211”,只能改变现有的高校财政拨付格局,能否给高校的发展带来实质性的正向影响,不确定性太大。两大工程在彼时出台的最大目的,只是以行政定级的方式解决了各高校如何获得财政分配的问题。那么,纵使废除,它依然可以其他标准来代替。因此,更值得关注的是,如何在根本上打破类似“985”、“ 211”这类高度行政化的资源供给形式,以更加契合高校自主发展与教育资源均衡分配的需要。

当然,更要看到,“985”与“211”发展到今天,更成为一种事实上的官方加冕,它在无形中所产生的高校之间的等级认定,已经延伸到社会,如社会招聘中常见的“985”或“211”高校学历,就是一例。此种现象,在无形中所制造的等级区隔与身份歧视,不容小觑。

不可否认,“211 ”、“985”工程,对于一大批高校的成长,还是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但也必须承认,作为一种行政化色彩浓厚的高校定级标准,其本身所具有的计划经济与行政色彩,已愈发凸显其与时代的隔阂。如在一定程度上,它加剧了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失衡局面,与高校自主发展的矛盾愈发显现。

因此,面对“985”、“211”的废除传闻,不妨淡定视之:一方面,在高校去行政化呼声日隆、教育资源分配失衡矛盾加剧的今天,我们应该明确变革的方向所在;但另一方面,又必须认清当下高校改革的真正问题与复杂性所在,不可高估单一领域改革单兵突进的意义。 □朱昌俊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天津在线"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天津在线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二、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三、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天津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四、转载声明:如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及时同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津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jubao@72177.com

今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