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1月8日电 (记者 许婧)在海内外学界、业界久负盛名的同济大学土木科系8日迎来创建100周年。同济大学为涌现出李国豪等20余位院士的“王牌专业”举行了系列高规格学术与文化活动,诸多知名校友重返母校,共庆土木科系走过百年辉煌历程。
土木工程并非培养“包工头”,它其实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科学技术的统称。同济大学“土木系科”涵盖了与土木工程与交通运输工程两个学院的桥梁工程、地质工程、水利工程、道路与交通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领域等学科专业领域。
始创于1914年的同济土木办科系,在办学初期以德籍教师为主,采用德国土木工程师的教育模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1950年代院系调整后,同济土木系科广聚英才、博采众长,不仅是中国土木工程教育领域的第一品牌,更获得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百年来,同济大学土木科系始终注重前沿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以接轨世界的学术水平,有力支撑了以国家体育馆、国家大剧院、东海大桥、上海磁浮列车、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第一条高速铁路、北京奥运会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国家重大活动的交通组织、管理的研究、设计、测试、检测和监理工作。
当天,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土木系主任K.K.Phoon说,“有很多理由来庆贺同济土木在过去百年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但更令人兴奋和期待的是,同济土木在未来一百年一定能成为全球土木工程教育和科研的一个重要中心。你们培养的学生将会运用他们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领先技术,为提高全世界人民的生活质量、为保护人类环境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名誉院长项海帆教授表示,“同济土木”的光荣传统要继承下去,并不断发扬光大。希望年轻一辈继续努力,着力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共同推动中国成为土木工程领域的科技强国。
在当天的庆祝大会上,同济大学校长裴钢称,同济土木系科百年的发展之路,凝聚了以李国豪老校长为代表的几代土木人的心血、智慧和汗水,形成了以“兼容并蓄、求实创新”为核心的同济土木精神和土木文化特征,是对以“同舟共济、自强不息”为核心的同济精神的最好诠释。站在百年的新起点,同济土木系科的未来发展,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着力培养造就大批富有社会责任感、积极推动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卓越土木工程师,同时以高水平科研成果引领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