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帮扶薄弱学校建设推进会现场。 叶茂 摄
中新网宁德11月7日电 (叶茂)“实施‘大手牵小手’帮扶计划,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引领薄弱学校改造升级,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整体提升城乡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福建宁德市副市长周秋琦7日表示。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一直以来是民生的重点关注领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数据显示,宁德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91所,当前相对薄弱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共有295所,大部分分布在偏远山区、海岛,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生源和师资流失严重,办学规模日渐萎缩。
近年来,宁德市着力实施薄弱学校改造计划,3年累计投资12.16亿元人民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探索推广了“小片区管理”、“农村薄弱校委托管理”、“名校办分校、老校带新校、强校扶弱校”等办学模式,在推进教育均衡方面总结了较好的经验。
在此基础上,宁德市于今年启动实施“大手牵小手”帮扶薄弱学校建设“五年行动计划”,通过区域对口、县域协作、校际结对,从“项目建设帮扶、学校管理帮扶、师资培养帮扶、教学教研帮扶”四个方面提升薄弱学校改造升级,整体提升城乡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周秋琦表示,“大手牵小手”帮扶薄弱学校建设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
7日,在此间召开的“大手牵小手”帮扶薄弱学校建设推进会上,4组对口帮扶的县(市、区)教育局代表以及4组对口帮扶的学校代表,分别各自交换了帮扶协议书。
据介绍,帮扶县(市、区)每年将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对口帮扶的扶贫开发重点县薄弱学校的项目建设和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的配备;对口联系的山区县和沿海县,每年互派20-30名教师开展跨县域交流,发挥优质师资“造血”功能。
同时,在学校管理帮扶和教学教研帮扶方面,将制定改造提升方案,积极引导受帮扶学校提升校园文化、优化校园环境,努力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宁德市教育局局长赵榕生表示,希望借此进一步营造关心教育、发展教育的浓厚氛围,不断缩小县域间、校际间办学差距,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完)